探索农村垃圾治理新模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(0/0)
鹤峰网讯(记者赵婧)农村垃圾治理是中央提出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,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、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。2018年3月19日至22日,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县委书记王小平到铁炉、走马、五里等乡镇,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了实地调研。他强调,要努力探索农村垃圾治理新模式,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过去,农村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少、易分解,采用堆肥、简易填埋或自然分解等方式,基本可以解决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,加上群众环保意识跟不上,农村垃圾数量猛增,处置方式简单粗放,如何治理好农村垃圾,还洁净与人民是党委政府的一块“心病”。
调研期间,王小平对各村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了解。在19日晚上的走马战区调度会上,一干部介绍垃圾收购“老孟模式”时,引起了王小平的极大兴趣。20日,他实地了解了走马镇白果村孟祥新如何将垃圾变成财富的做法。
经过分拣、收集、压缩等环节,老孟的垃圾分拣厂将农村生活垃圾的60%变废为宝。他不仅在该村收集垃圾,还会走村串户到临近的4个乡村收集可利用的废弃资源,该厂仅去年一年的收入就达到了200多万元,不能再利用的垃圾,采取更加科学的处置。
随后,王小平邀请老孟为全县垃圾处置出谋划策,带着他来到走马镇垃圾分拣站及垃圾填埋场,对现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进行实地了解。老孟说:“分拣厂处理过程简单,不少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也一同被处理掉,交给我来处理,保证既能节省政府的投入,又能大幅减少填埋场的垃圾量。”
王小平说,农村垃圾处理“老孟模式”接地气、可持续,是新时代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。他指出,在我县多个地方都有废品收购站,但属于自发行为,比较零散,不成规模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,对垃圾回收利用的需求增加,迫切需要建设科学管用的农村垃圾回收再利用体系。
王小平强调,要开创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新路,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形式,将垃圾处理委托给第三方,解决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县处理”环节多、管理链条长、处置难度大等问题;要不断创新垃圾回收模式,充分利用市场主体,在每个集中点设置垃圾回收站点、发展一位“老孟式”保洁员,建立垃圾回收处置网格,让垃圾能卖则卖、能用则用、能烧则烧、能埋则埋,减少垃圾的存量;要通过垃圾回收使村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,从根源上减小垃圾对环境的影响;要形成农民可接受、财力可承受、面上可推广、长期可持续的模式,从源头上做好“减法”,从就业上做好“加法”,从发展上做好“乘法”,从治污上做好“除法”,降低农村垃圾处理综合成本,坚决打赢污染防治和农村垃圾治理攻坚战。
县领导谷祥勇陪同调研。
热门排行:
- 关于进一步加强屏山区域安全管理的通告2017-08-10
- 鹤峰纪检干部结合“三转”加强信访举报工作业务学习2015-07-21
- 武汉三特索道集团来我县考察旅游资源2015-07-19
- 查忠志参加“今天我是农民”换位体验活动2015-08-18
推荐阅读:
- 道德的光芒温暖人心 楷模的力量催人奋进2018-04-20
- 关于进一步加强屏山区域安全管理的通告2017-08-10
- 杭州市上城区骨干教师到鹤峰开展爱心送教活动2018-04-20
- 人民网:小小羊肚菌撑起“致富伞”2018-04-20